鎮江新區:打造科技與 產業融合的創新高地
本報記者 陳志奎 本報通訊員 鄭淇元 李英
從搶占技術制高點的航天海鷹特材到搶灘健康產業、特色鮮明的再生醫學小鎮,從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到科技成果轉化,從金融資源導入到專利導航工程……
聚焦特色產業,聚力創新發展,鎮江新區多點發力,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一座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創新高地,正在鎮江東部地區逐漸隆起,并發揮出越來越強的集聚效應。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承擔了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40%復合材料生產任務,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今年更忙了。圍繞中國商飛提出的“建黨百年、首家交付”的目標,公司近期又明確了垂尾、后機身前段交付任務,工作量較之前增加了3倍。研制任務的增加緣于商飛對航天海鷹特材研發水準的充分信任。該公司擁有較強的研發團隊,并依托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及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的技術支撐,具備C919、C929飛機項目國內一流水平的研制能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航天海鷹特材勇攀產業鏈高端背后,依托的是一流研發平臺的強勁支撐。近年來,鎮江新區敏銳地注意到這一點,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1+2”產業,全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出臺《鎮江新區研發機構認定和獎勵辦法(試行)》,引導推動力信能源、航天海鷹等龍頭骨干企業建設研發機構,設立企業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測中心、中試基地等研發平臺,著力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和水平,切實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創新要素與生產要素在產業層面的有機銜接,輻射帶動了新區相關產業發展。據鎮江新區科信局負責人介紹,僅上半年,新區共組織80余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企業成功入選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工業產業比重達56.5%。目前,新區共建有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0個,企業技術中心38個。
位于丁卯鎮江國家大學科技園內,再生醫學小鎮上個月入選為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該小鎮以再生醫學為核心,著力構建以再生醫學研發、現代健康養生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再生醫學小鎮的橫空出世,在于新區引進了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戴建武團隊。鎮江國家大學科技園負責人感嘆,引進了一個團隊,培育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健康產業。
發力重點特色產業,強化技術和人才要素集聚,近年來新區加強與園區板塊的聯合推進力度,通過大院大所百企行活動幫助企業搭建對接平臺,實現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同時,啟動專利導航工程,通過專利導航分析、市場定位,明確產業發展重點,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產業競爭力。據統計,上半年新區達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5項,新認定省級新增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4個,新增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7個。“金山英才”計劃再次取得突破,29人入選,入選人數連續三年排名全市第一。
產業與科技融合,創新資源集聚,彰顯的是新區提升精準服務效能帶來的新氣象。新區先后制定出臺了《加速開放創新八項措施》《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五條措施》《鼓勵企業運用股權激勵方式吸引人才推進創新的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鼓勵企業與高校深度合作,與人才深度對接。針對高校院所和人才團隊實施精準激勵,實現政策更精準、服務更專業、產業更集聚。
擊鼓催征穩馭舟。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產業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區,正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昂首闊步奮勇向前。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