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以決勝姿態沖刺全年目標
鼓足干勁抓項目 凝心聚力促攻堅
本報訊 看似是一方不起眼的“布頭”,“真身”卻是能垂直上下導電的“高科技”,用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屏幕導電測試,市場上一片就能賣到1500元。這是坐落在丹徒區中歐產業園的鎮江中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熱壓緩沖材項目研發的新產品——異方性導電片。據悉,這款產品可以解決以往連接器無法處理的細微導線連接問題,將成為企業未來幾年重要的市場搏殺“利器”。目前,企業正在加快產能提升步伐,項目全面達產后,每年可實現億元以上銷售收入,貢獻稅收在1600萬元左右。
令人振奮的還有菱創智能制造創新服務平臺項目,這個集研發服務、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服務型項目入駐中歐產業園后,將為丹徒企業在獲取智能化解決方案與人才引進方面再添助力,并有望在3年內實現部分智能制造裝備的生產。
明朗可期的未來,計日可待的前景,讓中歐產業園里的人們始終充滿蓬勃向上的朝氣。事實上,進入四季度以來,這種精神面貌已成為代表丹徒區經濟建設者們最生動的“表情”。圍繞“產業強區”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丹徒區擂響項目建設戰鼓,要求各責任主體認真梳理,查漏補缺,制定對策,壓實措施,以決戰決勝的精神狀態和信心決心,加快攻堅步伐,掀起了“謀發展、比實干、爭先進、促趕超”的浪潮。
江蘇力信電動汽車控制板項目,作為市重點項目之一,2月簽約,6月搬遷,7月試生產,9月產品正式入市銷售,如今,投資1.5億元的項目一期已經正式投產,4條生產線正在滿負荷生產,預計今年末將實現銷售8000萬元,稅收貢獻將達到500萬元左右。“量質并舉,速效并重。”像江蘇力信這種又快又穩的發展企業和項目在丹徒還有很多。為了做好這些項目的服務工作,全區“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項目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在加強產業預評估的基礎上,丹徒區實行以“集中審批、承諾先批、全程監管、失信懲戒”為原則的承諾制和對體量、規模已確定的項目模擬審批模式,審批流程越來越優化,項目報批時間越來越短。已建立的丹徒區產業經濟綜合管理平臺,通過項目信息為主導的大數據庫,實現信息云共享,助推項目工作發展。
與此同時,“科技創新十條”“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八條”,以及《招商體制改革工作意見》《重大產業項目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效應進一步得到釋放。人才優惠、產業扶持補助等政策,幫助企業吸引、留住、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與此同時,與各項目“掛鉤”的年輕干部,在實踐中能力不斷得到提升,亦成為服務項目的“人才”,更有助于及時解決項目在推進中存在的問題。
要發展速度,更要“畝產英雄”。丹徒區著力提升土地產出率,推動經濟發展由過去依靠低要素成本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為此,形成了項目“344”生成機制。凡不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項目堅決不上、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項目堅決不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堅決不上;項目必須經過所在地,區發改經信委和政務服務辦,第三方專業機構以及區委、區政府研究確認;項目必須有可研報告、環境評估報告、土地指標、符合規劃條件,確保投資一定是有效投資,項目一定是高質量項目,堅持“畝產論英雄”,堅持“以投資額定用地量”,步履沉著地為未來的發展夯實“地基”。(朱則野 晏海雁 崔寧華)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