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丹陽:桃子論個賣 桃農喜滋滋 科學種桃實現品質效益雙豐收
又到一年桃子采摘的旺季,在江蘇丹陽有名的“水蜜桃專業村”——丹陽市司徒鎮杏虎村,這里宛如世外桃源,各大桃園綠意盎然,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展示著豐收盛景。今年,杏虎村個大、味甜、品質上乘且符合質量標準的新鮮桃子,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備受客商青睞。不少桃農表示,傳統的論盒、論斤賣的銷售方式,如今已悄然轉變為論個賣,最貴的桃子能賣出每只15-20元的價格。
近日,記者走進杏虎村桃農范國金的“國金果園”時,只見地上整齊地擺放著筐箱,里面是精心整理后準備打包的水蜜桃“大白鳳”等品種。一只只桃子白里透紅、圓潤飽滿,清甜的果香撲鼻而來。一輛滿載水蜜桃的冷鏈車剛剛從這里駛離,范國金笑呵呵地說,那是無錫陽山的客商采購后返程。
說話間,一對來自福建的夫婦踏入果園咨詢并挑選桃子。當看到碩大的“鎮桃3號”桃子時,這對夫婦毫不猶豫地便相中了這一品種。“鎮桃3號個大味脆,一般都有七八兩重。雖然價格比水蜜桃貴些,每只要賣到15元,但是它的保鮮期長達半個月。你需要多少,我馬上給你現場采摘。”范國金的妻子熱情地遞上竹籃,邊說邊笑容滿面地帶領他們走進桃林深處采摘。
穿梭在枝葉繁茂的桃樹下,只見一個個套袋的成熟桃子掛在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不一會兒,30只精選的“鎮桃3號”便采摘完畢,經過仔細整理打包后,交到了客戶手中。
63歲的范國金是杏虎村第一批種桃大戶,憑借著日積月累的種桃經驗,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種桃能人和“土專家”。他的20多畝桃園,承載著他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他精心培育的“小白鳳”“鎮桃3號”,吸引了眾多客商慕名而來。“今年第一批早熟水蜜桃‘小白鳳’早在5月25日就提前上市,搶占了市場先機。目前正值中熟‘大白鳳’品種的銷售旺季,而其他‘拂曉’‘良緣’等品種也將在7月份陸續上市。”
受上半年持續干旱少雨的特殊氣候影響,范國金家桃子的個形相對小一些,但今夏大個頭桃子的市場行情卻異?;鸨?,價格幾乎一天一個變化。“像6兩重的桃每個能賣到7元,7兩重的桃每個能賣10元,8兩重的桃每個能賣14元,1斤左右的桃子每個能賣20元左右。”
說到種出個大味甜桃子的秘訣,范國金侃侃而談。“除了不斷優化品種,科學精準的肥水管理至關重要。我們桃園二十多年來堅持不施化肥,全部采用菜餅、豆餅及雞糞作為有機肥,每年僅菜餅就要用掉數千斤。對于桃園內的雜草,我們也不使用除草劑,一部分用小型割草機處理,另一部分則通過在桃園內散養土雞、土鵝等家禽,實現生態循環利用。此外,每年還會合理進行疏花疏果,嚴格控制產量,保證品質,讓每株桃樹的掛果量平均保持在200個左右。”
“在杏虎村,像范國金這樣的桃農還有很多。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綠色種植模式,精心呵護著每一棵桃樹,培育出品質上乘的桃子。如今,桃子論個賣的銷售方式,不僅讓桃農們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更為當地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喜人碩果。”丹陽市農產品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銷售方式的轉變,為培優做強“一村一品”特色農業,高質高效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通訊員 丁漢平 蔣須俊 記者 周迎)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