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句容:牢記囑托挑大梁 真抓實干作貢獻 凝心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句容新實踐
今年以來,江蘇省句容市始終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統領全局的鮮明主題和貫穿始終的核心主線,緊密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省委巡視整改等重大任務,迎難而上、聚力攻堅。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全市上下有效應對沖擊,牢牢穩住了經濟基本盤,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為全年目標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1—5月主要指標穩中向好: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4億元;規上工業開票、制造業投資、進出口總額、社零總額分別增長2.3%、15.3%、11.1%、4.1%,市場回暖、信心回升態勢明顯。文旅消費持續升溫,“四季皆景”旅游線路推介會、“句有福氣”年貨大集等活動成效顯著,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長9.42%、12.64%。葛仙湖公園成功創成國家3A級“城市客廳”,古風夜市亮相央視。茅山風景區葛洪紀念館、天監井欄軒等新景點開放。便民悅生活煥新開張,盒馬鮮生首店進駐。建筑業產值平穩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量穩居鎮江第一。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強,提前完成上半年化債任務。出臺《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創新實施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精準幫扶20家對美出口企業,一季度兌現“穩增長”政策資金1.73億元,“句滿意”營商環境品牌持續升級。
發展動能向“新”躍升 項目招引質效雙升
堅持招商“一盤棋”,建立“兵團式”推進機制,先后開展招商活動621次,累計新簽約市級重點項目32個,總投資145.76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8個。新增“四上”單位24家,累計申報“兩重”項目9個,獲批資金0.88億元。1—5月,5個省重大項目全部開工,總投資96.06億元的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已有4臺機組并網發電;66個鎮江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3.33億元,超序時4.7個百分點,開工率75%。鎮江市委主要領導多次肯定句容產業強市工作。深化“一區多園”實質性整合,組建文旅、弘盛、誠駿3家集團公司。天工股份在北交所敲鐘上市。瑯琊創新港開園運行,百度、商湯、老虎云等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入駐。舉辦招才引智“鎮江日”、“福地句才”江蘇大學專場活動,組織專家教授“句容行”,聯合南京財經大學成立橋頭校區產教融合“1+N”聯盟,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20余名。
城鄉環境向“優”精進 宜居品質持續提升
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新增全國文明系列先進典型4個,全國文明村鎮總數位列鎮江第一、全省前列。312國道句容段快速化改造工程7月上旬建成通車,高鐵句容站7月1日后停靠車次達到41次。開發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一期工程、邊城污水處理廠擴容項目加快實施。深入實施“美家美戶 共建共富”行動,新增2家國家級科技小院,建成18個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句容農耕”區域公共品牌正式發布,“茅山長青”品牌效應持續放大。動真碰硬推動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長寧化工地塊問題整改通過省級銷號驗收。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保持100%,建成2個河長制主題公園和13公里農村生態河道,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選2025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候選名單。
民生福祉向“實”聚力 幸福底色更加鮮亮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扣“民生七有”,積極回應和解決群眾關切突出問題。堅持就業優先導向,開展“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活動和殘疾人、退役軍人、大學生等專場招聘4場次,發放富民創業擔保貸1098.5萬元,幫扶就業困難人員544人,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創成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省句中異地新建項目主體完工,首屆“華陽書院”杯火熱開賽。建立市人民醫院醫共體雙向轉診平臺,成立市級轉診服務中心,設置市中醫院院前急救點。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標準上調,困難群眾生活更有保障。在鎮江市率先建成市級綜治中心,探索構建維護社會穩定“4+1”職責清單體系,相關經驗做法獲全省推廣。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1名民警立一等功、2名輔警立特等功,全市未成年人犯罪率下降32%。
黨建引領向“心”凝聚 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堅持聚焦主題、簡約務實,一體推進學查改,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開展“端午文化周”“文昌閱讀”“口袋舞臺”等活動,省級以上媒體用稿量位居全省縣市區前列,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優化政績考評體系,提拔重用干部40余人,160多名扎根崗位、務實奉獻的干部得到職級晉升。省委巡視整改常態長效,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持續深化。深入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探索構建“戰區”工作模式推動類案查處,相關經驗做法得到省紀委監委主要領導肯定批示,2起容錯糾錯案例入選鎮江市“與擔當者同行”典型案例。注重發揮人大、政協、統一戰線、黨管武裝和群團組織優勢,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良好氛圍持續鞏固。
立足上半年打下的堅實基礎和展現的良好勢頭,句容市將堅決貫徹省委、鎮江市委決策部署,錨定“融入南京、接力鎮江”和產業強市戰略不動搖。下半年,全市將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在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基礎上,自我加壓、奮勇爭先,推動發展能快則快、能高則高、能優則優,全力以赴爭取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最好結果。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提振預期信心,推動經濟發展挑大梁
認真落實“經濟大省要挑大梁”重大要求,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和著重點放在強信心、穩預期上,更好發揮“兩重”“兩新”等政策效能,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一要深挖消費潛力。搶抓暑期、國慶等重要消費節點,適時啟動第二輪消費券發放。舉辦滬寧沿江高鐵沿線文旅推介會、文創大賽和“跟著賽事去旅行”系列活動,推進赤山湖、葛仙湖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加快侖山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和茅山“洞天福地”世界遺產申報,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加大“好房子”建設和供給,鞏固擴大房票安置成效。二要穩定投資底氣。用足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制造業貸款貼息等支持政策,推動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建設。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讓更多民間資本能投、愿投、敢投。三要注重科學謀劃。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緊扣中國式現代化句容新實踐目標任務,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加強思考謀劃,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科學論證、精準把握,聚焦聚力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項目,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地把總書記重要指示轉化為我市“十五五”發展規劃的思路舉措和具體行動。
加快創新驅動,鍛造產業強市硬實力
認真落實“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重大要求,牢牢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結構轉型、能級提升。一要打造創新矩陣。深入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建立“潛力企業清單”,推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第二批省專精特新企業等摸排申報工作,力爭培育瞪羚企業3—5家。依托G312產業創新走廊等載體平臺,支持骨干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院所開展聯合創新,“揭榜掛帥”強化協同攻關,加速先進研發成果落地轉化。優化“福地英才”計劃,完善全鏈條全周期政策供給,強化高品質人才公寓、科技金融、教育醫療等優質服務保障,做強發展智力支撐。二要構筑產業體系。緊盯“兩群三鏈”關鍵領域和重要節點,狠抓強鏈補鏈延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穩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產業集群。突出數字賦能,深入實施新一輪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三要強化項目攻堅。立足“三帶四組團”,強化項目統籌流轉、指標利益共享,用好“飛地經濟”等舉措,拓展駐點招商、協會招商、專業招商等模式,確保新簽約億元項目40個,新入庫列統投資50億元,3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有所突破。加快1901畝產業類凈地交付工作,加大瑯琊創新港和句投智造園招商力度。對重大項目實行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全方位協同、全周期監管。
深化改革開放,構筑破障增能強磁場
認真落實“在推進高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重大要求,全力突破制約發展的制度藩籬和瓶頸障礙,積極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一要激發產業園區活力。放大“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改革和“大黨工委”統一領導優勢,實體化運作園區招商運營服務公司,持續開展凈地攻堅行動、基礎設施三年提升計劃,推動園區發展提速、占比提高、質態提升,為全市發展多挑擔子、多作貢獻。二要加力國企重組整合。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大力度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重點抓好融資平臺數量壓降、監管企業主體信用評級續評、不動產權證辦理和閑置資產盤活等工作,促進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推行“句資產”系統“1+2+N”管理模式,確保資產底數清晰、管理留痕可溯。三要堅決穩住外資外貿。深入挖掘外資新利用方式、利潤轉增資領域的潛力,推動簽約外資項目早注冊、早到資,在建外資項目快到賬、多到賬,鼓勵在句外企增資擴股、利潤再投,做好重點外貿企業跟蹤監測和實時服務,培植更多外貿增長點。
突出協同聯動,打造城鄉融合美家園
認真落實“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重大要求,推動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一要建設人民城市。全面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以交通互聯為先導,新辟茅山至金壇毗鄰公交線路,積極推動滬寧沿江高鐵句容站停靠車次再增加。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堅持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統攬,有機銜接重點片區、市政交通、現代水網等各類專項規劃。優化城市商業體系建設,推動商圈環境提升、功能完善、業態升級。深化路域環境綜合整治、違建治理、渣土管控等工作,建優智慧城管、智慧停車等平臺,探索推行紅色物業,提高長效精準治理效能。二要繪就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美家美戶 共建共富”為抓手,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建設,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業科技、農業現代化走在前做示范。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推進2.4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開工建設,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深化推廣“戴莊經驗”“丁莊模式”,大力培育新時代“新農人”,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優做強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三要扮靚生態底色。堅持以美麗句容為牽引,統籌抓好長江、太湖等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高質量推進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成19條幸福河湖建設,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國省考斷面水質等穩定達標。
砥礪為民初心,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徑
認真落實“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重大要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要聚力富民增收。精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強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開發不少于100個公益性崗位,推進1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落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扎實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積極推動金融、科技、人才等發展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二要聚力服務供給。堅持從“小切口”入手,著力解決民生“大問題”,高效推進年度民生實事。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有序優化調整教育布局,推動省句中異地新建項目交付和城區托幼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完成454戶適老化改造任務和5家省級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創建。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承辦全省“道德的力量”巡演,深化“‘句’文明 四季行”文明實踐品牌建設,辦好家門口看大展、賞好戲、享非遺系列活動。三要聚力救助保障。堅持擴面與提效并重,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范圍,構建更高水平社會保障體系。統籌做好常態化幫扶救助、雙擁優撫安置、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殘疾人福利保障和困難群眾兜底等工作,努力把高水平“民生七有”的要求落實落細落到位。
堅守紅線底線,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以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一要守好安全底線。全面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戰略主動。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危化品、冶金工貿、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專項治理,持續深化燃氣、電動自行車、高層建筑等“一件事”全鏈條治理,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持續推進隱性債務化解,積極防范房地產、金融等領域風險。二要深化基層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精網微格”提升工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和積案化解,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推動群眾訴求“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服務”。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和盜搶騙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犯罪問題,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句容、法治句容。三要推動民主法治。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積極推進基層協商,拓寬各類群體有序參與治理的渠道。扎實推進“八五”普法,拓展“人民調解進高墻”,開展“個十百千+N”法治體檢,打造“句暖心”小哥驛站法律援助站、“向日葵”少年警校普法宣傳和警營開放活動品牌,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奮楫揚帆風正勁,勇立潮頭滿目新。句容上下將堅定信心、勇挑大梁,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句容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吳長峰)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