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人體“解毒中心” 共筑健康防線
金山網訊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中心”。然而,病毒性肝炎可能帶來肝硬化、肝癌等健康風險。肝病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保護我們的“小心肝”?在第15個“世界肝炎日”即將到來之際,丹陽市中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中醫師王玉瑾為大家進行科普,提醒大家給予肝臟更多的關注和愛護。
“我國從前是乙肝大國,上世紀90年代幾乎達到‘十人一乙肝’的程度。”王玉瑾介紹,乙肝可能會導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給患者帶來生命威脅。同時因為社會和公眾對乙肝存在誤解,患者可能會在工作和生活中面臨歧視,影響心理健康。“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們摘掉‘乙肝大國’這頂帽子。如今,我國肝炎診療規范性、可及性持續提升,給患者帶來福音。”
近年來,丹陽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控策略,不斷完善防治機制和服務體系,病毒性肝炎防治取得積極成效,人群感染水平持續下降。其中,乙肝疫苗接種是最為核心的措施。丹陽市嚴格執行國家免疫規劃,為所有新生兒免費提供乙肝疫苗,并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母嬰傳播,覆蓋率超95%。成人高危人群補種,針對未接種或免疫不全的成年人(如醫務人員、乙肝患者家屬等),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目前,肝病防治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患者的依從性比較差。”王玉瑾介紹,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需要長期或終身治療,治療壓力與日俱增,易導致部分患者中斷或放棄治療。“有的患者覺得‘是藥三分毒’,但殊不知擅自停藥、斷藥,不規律服藥或長期不進行監測管理,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內臟器官,它不僅負責清除體內的毒素,還參與多種生理功能。肝臟雖然強大,卻也脆弱。”王玉瑾說,肝主疏泄、藏血,喜條達而惡抑郁,現代社會快節奏、高壓力、不良作息飲食習慣,均可導致肝氣郁結、肝血不足、肝火亢盛、濕熱蘊結等病理變化,進而誘發脂肪肝、肝功能異常等。
王玉瑾還列舉了一些肝病的認知誤區。如脂肪肝不僅是“吃出來”的,也可能是“餓出來”的。快速減肥、極端節食、營養不良等都可能導致脂肪肝。此外,市面上一些標榜“熬夜喝酒不傷肝”的護肝片,不僅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反而可能加重肝臟負擔。“養肝護肝最重要的是調暢情志、疏肝解郁,早睡可以養肝血。另外還要清淡飲食,不飲酒少油膩。”(顧紅祥 記者 曹源 實習生 馬一王)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