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協同,讓“技能照亮前程”
上線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地圖、成立區域職業培訓聯盟……
金山網訊 發布鎮江市“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的8個專項及就業崗位需求和首批培訓計劃;上線鎮江市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地圖、鎮江市職業培訓AI服務模塊;遴選培訓導師,成立區域職業培訓聯盟,打出“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組合拳”,促進企業培養用人、院校學生就業、職工技能提升融合發展……8月15日,“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鎮江政校企對接會在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舉辦。此次政校企對接會聚焦“技能照亮前程 強企穩崗惠民”主題,由市人社局主辦并聯合多部門協同發力,積極搭建政校企協同合作平臺,推動技能培訓與就業創業深度融合。
專項培訓行動周期內計劃補貼性培訓超8萬人次
3年計劃開展補貼性培訓8萬人次以上,培育技能人才6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每萬名勞動力中高技能人才1200人……如何在2025年至2027年底行動周期內實現“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目標?市人社局副局長蔡浪在發布現場給出答案:分類實施8個專項培訓。
據悉,在全市開展的“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將圍繞高質量就業、產業壯大、企業發展,分類實施職業培訓,重點實施重點群體、技能強企和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服務業、鄉村振興等8個專項,拓寬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比如“重點群體技能培訓專項”,面向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者等六類重點群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在康養托育、先進制造等重點領域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的項目化培訓。
提供全鏈條精準服務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為深化落實8個專項培訓計劃,市人社部門上下協同,就業與培訓聯動,摸排征集就業崗位需求和職業培訓計劃。
市就管中心主任朱新宇表示,前期,人社部門聚焦就業崗位挖潛擴容,聯動全市8個市、區,摸排征集就業崗位需求。其中,技術管理崗位需求611個,技能崗位需求達1345個。技能崗位中需求最多是“一線技能操作工”,裝配鉗工、車工、焊工、養老護理員等工種需求排名靠前。
首批發布的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包含“政府補貼類培訓”“技能等級認定”等信息,詳細列明了“培訓區域”“培訓職業工種”“培訓機構”“信用星級”等內容。以季度為一個實施周期,從8月至12月動態更新、滾動開班。除了30家培訓機構,擬開展的常規培訓3607人,人社部門還設立了3個項目化培訓,圍繞先進制造業、康養等領域,征集12家企業88個崗位需求,與企業對接確定,擬開設3個班次,培訓102人。項目培訓合格后,由就業部門推薦崗位,通過動態更新的“培訓菜單”和數字化匹配手段,為勞動者提供“培訓-評價-就業”全鏈條精準服務。
探索建立“政、校、企”協同培育技能人才新模式
為強化區域協同,推進培訓鏈、就業鏈、人才鏈、產業鏈融合發展,推進產業、企業、職業、就業“四業”創新協同,本次對接會成立8個區域職業培訓聯盟,圍繞眼鏡、海工裝備、數字技能等8個特色主導產業進行聯盟簽約。8個區域職業培訓聯盟在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競賽、職業技能評價、技術創新研發、項目交流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全方位協作,探索建立“政、校、企”協同培育技能人才新模式。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以本次政校企對接會為契機,凝聚政、校、企三方合力,依托區域職業培訓聯盟這個載體,深化‘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動態更新重點群體培訓需求,實施培訓項目“菜單式”管理,推動培訓成果與崗位需求、技能等級認定掛鉤,實現培訓與就業服務閉環,真正讓技能培訓成為勞動者通往高質量就業的‘直通車’。”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副處長洪永明說。(記者 楊泠 通訊員 王培 陳岑)
責任編輯:龔逍遙